标签归档:商业泄密

9.28信息安全与保密新闻短评

1. 超导前雇员被判罪间谍 华锐称泄密说法不实  来源:经济观察网

外媒日前报道称,美国超导子公司Windtec的前工程师在奥地利被判定犯有欺诈和“工业间谍罪”,其供认将“风机机密”出售给中国风机供应商华锐风电,对此华锐方面发表声明称“美国超导员工的说法严重不实”。英国金融时报称,卡拉巴斯维克曾在[……]

查看更多

商业间谍防不胜防 浙江金华两成企业遭窃密侵犯

编者按:下面是网络上发布的一篇有关商业泄密的调查文章,其中所显示出的内部人员故意泄密现状可谓触目惊心,值得所有企业引以为戒。内部泄密,绝不是仅仅发生在高度知识产权企业中的秘闻,只要有利益纠葛,所有的企业都可能深受其害。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尽早采用内网安全产品,对涉密信息加以严格保护,是所有企业都应该搬上日程的考虑。

来源:浙商网

所谓商场如战场,若以正当渠道收集商业信息无可厚非,但现实中,还是有不少商家罔顾职业道德和法律,潜伏的间谍窃取竞争对手的商业机密。他们如何不择手段,又该如何防范?

智者有言:使你疲倦的,不是远方的群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石子。令企业恐惧的,有时并不是强大的竞争对手,而是自己的商业机密变成了对方手里的底牌——这正是商业间谍的可怕之处。

早在工业时代,代号7X的可口可乐配方采取了严密的保密措施,为公司赢得了超过800亿美元的无形资产;而“景泰蓝”与宣纸技术的被窃,也为企业带来了无可估量的损失。当今信息化时代,商业间谍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有调查显示,名列《财富》(Fortune)全球1000强的大公司,平均每年每家发生2.45次的商业间谍事件,损失总数高达450亿美元。金华市工商局也曾做过调查,发现接受调查的787家企业中,21%企业的商业秘密曾遭侵犯,81%的企业没有保密组织和制度。

一边是无孔不入,一边疏于防范,商业战场的谍影,自然不断闪现……

[……]

查看更多

外贸企业员工上演”无间道” 商业秘密保护乏力

来源:中国宁波网

外贸企业高薪聘请技术、业务人员并悉心培养,不料企业员工却带着公司的技术图纸、客户资料扬长而去,还挖起了老东家的墙角。最近,不少外贸企业频频遭遇员工的“无间道”,企业直呼应对乏力。

骨干员工反目成“卧底”

2005年,丁某进入奉化一家机械公司工作,担任业务员一职。在职期间,他勤奋好学、又肯吃苦耐劳,被公司多次提拔,直到担任部门经理。到去年,他的年薪已达到40万元,并能享受公司在汽车、住房等方面的福利。因为职务关系,丁某掌握了公司相当多的客户资料和公司的主打产品之一——支撑气弹簧的技术信息。

今年年初,该公司负责人发现,以前陆续有下单的一些新客户忽然消失了,而部门经理丁某也于3月份放弃高薪及福利从公司辞职了,于是对丁某产生了怀疑。经调查发现,去年12月,丁某在公司工作期间,与他人在江北区合作创建了新的公司,其中支撑气弹簧就是新公司的重要业务。于是,奉化这家公司向江北工商部门举报,商业秘密遭窃。

江北工商分局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丁某公司的2台笔记本电脑和1台台式电脑中都有相关的客户资料和技术信息,奉化公司原技术骨干罗某也来到丁某新公司任职,目前已清理出与奉化这家公司相关的客户资料、材料成本、技术图纸共49套,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在我市慈溪、鄞州等地,均有发生商业秘密外泄案件。据业内人士反映,40%的外贸公司均遭遇过客户资料等被泄密或被员工个人利用的情况。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