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新金矿:个人隐私

来源:商业价值

打开电脑,登录MSN、QQ,浏览喜欢的网站,在论坛上参与某个新鲜话题的讨论……

你或许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但是你一定不会想到:就在你每次敲击键盘、点击鼠标的瞬间,在网络的另一端,有一双双巨大的“眼睛”在注视着你。对于他们来说,你在互联网上的每次行为,正在积聚成一笔大大的财富。

研究发现,监测互联网用户早已成为互联网上成长速度最快的生意之一,与此同时,消费者追踪行为的广度和侵入程度早已远远超出了人们的认知。

研究发现,全美最大的50家网站在每个访问者的电脑上平均安装了64种追踪技术,而且通常都不给任何提示;约有十多家网站安装的追踪技术甚至超过上百种。值得一提的是,非盈利机构维基百科(Wikipedia)没有安装任何一种追踪技术。

追踪技术正在变得越来越巧妙,越来越具有侵略性。在过去,对消费者的监测行为一般都局限在记录用户访问网站情况的Cookie之中,但《华尔街日报》发现,新的监测工具会实时扫描人们的在线操作,然后立即对其所在地、收入、购物兴趣,甚至健康状况等信息进行评估。一些工具甚至可以在用户试图删除它们时悄悄地自我复制。

这些用户的个人资料处于持续更新状态,在各种类似股市的交易所里进行买卖。这些市场在过去18个月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应该说,新的互联网用户习惯追踪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改变了网络经济的面貌。广告客户原先购买特定网页上的特定广告位置,而今,广告客户心甘情愿多付出一点钱,购买消费者的网络行为数据。在广告商的需求刺激下,包括追踪公司、数据中间商和广告投放者网络等中间机构如雨后春笋出现在互联网用户和广告投放者之间。他们彼此竞争,以满足企业对消费者行为和偏好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

网络用户隐私成为整个行业新的金矿,引得无数公司趋之若鹜。然而,对于广大在互联网上“生活”的网民而言,可能不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 编者按:

个人隐私保护的在国外已经是非常重要和敏感的话题之一,身份被窃、社保号码被窃,这一切都被认为是针对信息的犯罪行为。去年闹到沸沸扬扬的3Q事件,让个人隐私保护实实在在的走到了我们面前。即使是作为互联网巨头和一家有道德企业,Google本身也因为收集和分析信息的方式而备受质疑,在韩国等国家甚至遭遇诉讼。这一切案例都表明,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的背景下,信息的价值被无限放大,而网民、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也都日益重视个人信息的保护。作为普通网民,每一个人都有必要重新学习个人隐私保护的知识,并重新检视自身的互联网应用行为,更多的行业规范法规的建立也颇为迫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