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六月 2011
终端数据丢失防护部署的五大安全技巧
TEC | 数据安全视点 | 2011-06-30
来源:e-works
部署终端数据丢失防护可能是所有DLP(数据丢失防护)项目中最令人恐惧的一步。软件供应商提供的功能集五花八门,恐怕没有哪个组织可以毫无忧虑地加以处理。这里有五个技巧可以帮你避免常见的隐患,同时成功的保护企业数据:
1.在静态工作站镜像上测试是非常不错的,但数据丢失防护的大多数问题出现在首次将其部署到使用数据的用户。
在你... [阅读全文]
维护网络带宽的十大策略
TEC | 网管百宝箱 | 2011-06-29
随着企业将越来越多的服务迁移到云环境,如何更好的控制企业网络带宽利用率,就成了日益重要的问题了。下面是十点维护企业网络带宽的技巧,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借鉴。
1: 阻止网站的流媒体进入企业网络
如果企业允许员工通过互联网进行与工作无关的上网冲浪,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阻止诸如Netflix, YouTube, 以及 MetaCafe这样的网站发送过来的流媒体数据... [阅读全文]
溢信简评:LulzSec——好战的黑客
TEC | 泄密警世钟 | 2011-06-21
1.来源:cnBeta, 本周末,两名黑客宣布拿下了Sony Pictures法国网站的用户数据库,获取到了177172个E-Mail地址,并将其中的7成发送到了代码共享网站Pastebin。Sony Pictures执行副总经理Jim Kennedy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们正在调查此事。
评论:LulzSec风头正劲,最近四处出击,目标从跨国企业到政府机构,再到公共安全部门,几乎没有任何选择性。热闹的... [阅读全文]
Lulzsec公布15万用户数据
TEC | 泄密警世钟 | 2011-06-17
来源:cnBeta
黑客集团 Lulz Security近期运行非常活跃,每天都有关于他们的消息在媒体上,最近他们成功拿下了Sony BMG, Nintendo.com,Sonypictures.com, PBS.org, Fox.comhe US X Factor选手数据库,Sonymusic.co.jp,InfraGard网站等,今天他们又泄露了超过15万个姓名、电子邮件和电话号码等信息。
这些信息大多来自Writerspace.com,数字高达62000个,... [阅读全文]
LulzSec放倒美国中央情报局网站
TEC | 泄密警世钟 | 2011-06-16
编者按:
LulzSec果然是初生牛犊锋芒毕露,连连攻克重大关卡,这次连CIA也中枪了。近期的LulzSec系列事件,可能是新生代的黑客组织为了立威而采取的造势行动,真正最顶尖成熟的黑客,行事大概不会这样高调。但无论是初生牛犊,还是退隐江湖的武林前辈,黑客对于众多信息系统的安全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这些初生牛犊更提醒了很多IT安全部门:即使你低调... [阅读全文]
美提两项移动隐私法案 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
TEC | 法律法规 | 2011-06-16
来源:cnBeta
美国参议员周三推出了一些法案旨在保护手机用户的隐私和保护消费者在线存储的个人信息。“位置隐私保护法案”(Location Privacy Protection Act)要求像苹果和谷歌这样的公司以及应用程序开发商在与第三方共享信息之前要获得移动用户的同意。
“数据安全和突破通知法案”(Data Security and Breach Notification Act)要求企业和非盈利组织... [阅读全文]
微软发布本月16个安全补丁 修复34个漏洞
TEC | 网管百宝箱 | 2011-06-15
编者按:
又到微软补丁日,微软果然没让我们失望。关于补丁管理,小编认为各位网管员还是需要重视起来,毕竟漏洞经常有,如果只因为怕盗版识别之类的原因而完全忽视了补丁管理,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不是?常见的补丁管理工具有微软自家的WSUS以及其他的工具类产品,IP-guard也提供了补丁管理功能哦!
来源:cnBeta
微软刚刚发... [阅读全文]
富士康员工泄密iPad2后壳设计图被判刑
TEC | 泄密警世钟 | 2011-06-15
编者按:
前一段时间我们转载了富士康图纸泄密事件,最近,此次事件有了最终结果,涉案的泄密当事人以及经营电子配件的公司老总均被判处了有期徒刑。
根据法院的判决说明,这是一起典型的外部人员勾结内部人员进行主动泄密的“内鬼”事件。通过一个小小的U盘,涉案公司就拿到了当今世界最顶尖最有竞争力的电子产品的设计图纸,进而为自己谋取利益,却对富... [阅读全文]
专家称IMF信息被盗将促全球合作打击黑客
TEC | 泄密警世钟 | 2011-06-14
来源:cnBeta
专家指出,各国政府、跨国公司和全球性组织在与黑客之间的斗争中正处于下风;如果它们希望保护自身不受网络黑客的侵袭,那么就必须将各自的资源进行合并。继索尼(SNE)和谷歌(GOOG)遭到黑客攻击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而且遭到攻击的政府、公司和组织还在继续增加。
但是,这些网络犯罪者很难被找出来,原因是他们始... [阅读全文]
IMF遭到“黑客”攻击
TEC | 泄密警世钟 | 2011-06-14
来源:中国网
美国媒体11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计算机系统过去数月遭遇“黑客”攻击。这家机构多名高级管理人员说,攻击“复杂、严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言人戴维・霍利拒绝公开黑客入侵更多细节,称这一国际金融机构当前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阿普丽尔・坎宁安11日晚证实,联邦调查局已着手调查。
信息敏感
据《纽约时报》报道...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