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创业,华为前副总两度被控侵犯知识产权

华为公司高管陈奕泉于2014年曝出离职创业,但随后被指控在职期间开设的公司侵犯华为公司一款视频通讯软件的著作权,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七个月。2015年11月刑满释放后没多久,陈奕泉又被指控侵犯华为的两项知识产权成果而再度遭到羁押。(南方都市报报导)

虽说离职自立门户已经成了一种大潮流,但像上面这种老东家与前员工的“产权纠纷”却常有发生。

网易就曾于2008年向其前员工创立的网络游戏公司发律师函称,该公司在其网游宣传中涉嫌不正当竞争,并侵犯网易的企业名称专有权。2013年,盛大也曾因老员工离职创业,涉嫌侵权《传奇》项目而发起诉讼。

办理陈奕泉华思通案件的法官表示,高科技企业员工离职创业过程中,一般会利用所离职企业的资源降低创业成本,增加创业成功几率,这类案件时有发生。不过对于企业来说,不仅费尽心力研究的劳动成果被拿走,公司利益也会遭到严重损害。

知识产权亟需保护,事后追查困难,事前管控更省事!

产权被利用公司还要花费大量精力去追查,付诸法律还可能因为证据不足变得不了了之,所以公司提前做好管控防护非常有必然。面对这种不知道何时会发生的信息泄露,您更需要一个像IP-guard这种加密、管控和审批且24小时全年无休的工具来管控!

  • 对重要文档进行加密管理,确保文档安全

机密信息被窃取并不是只有离职这种特殊时间段,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对重要文档进行随时随地加密保护,即使机密资料被带走,没办法读取里面的信息。

  • 管控网络通讯渠道,杜绝泄密风险

对可以随时传输文档信息的网络渠道,也要进行全面审计与管控,防止企业成员通过通讯工具把机密资料传输到企业外部。

  • 规范移动存储设备使用,保护数据安全

虽然无法识别谁是惦记机密信息的人,但是我们可以用IP-guard对移动存储设备在内网的使用进行合理管控,阻止员工将机密信息转移到手机、读卡器、U盘等便携式设备带走。

  •  严格身份认证,保护服务器数据安全

级别更高的管理人员有更多机会接触应用系统的数据,对服务器数据的访问认证以及下载加密,既可以更有效的防范无关人员接触数据,也可以杜绝数据被下载带走。

  • 审计文档使用行为,提前防范泄密风险

用户可以对重要文档的操作进行详细记录和审计,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制止可疑泄密行为,避免更大损失,同时还可以在发现信息泄露事件后及时追查出泄密者并留下维权证据。

无论是向他人售卖信息资料赚取外快,还是带走研发成果自立门户,对企业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伤害,企业必须提前部署全面的防范策略,不放过任何管理漏洞,才能确保研发成果等机密信息不外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