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布侵犯商业秘密典型案例,该如何自查并保护机密安全?

关键信息与创新技术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命脉,其安全防线一旦失守,不仅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会扰乱市场的秩序。近期,多地举办的数据安全保护活动周披露的一批国内商业秘密侵权典型案例显示,企业机密泄露的重大风险正潜藏于内部管理盲区,这些风险点正以多样化形态侵蚀企业创新根基,严重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

案例一、前高管窃取源代码,开发同类型软件侵犯商业秘密

在数字经济时代,计算机软件源代码已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之一,通常企业都会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但“内鬼泄密”情况却时有发生。

重庆某科技公司(权利人)前高管刘某某离职前指使员工获得公司某系统软件源代码,离职后收购一家公司并招募原东家软件开发人员,在明知该源代码属于权利人技术秘密的情况下,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上述技术秘密用于同类型软件的开发及运营,给权利人带来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企业创新发展。

案例二、另起炉灶,窃取老东家机密,成为老东家竞争对手

信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些员工在掌握了这些企业关键信息后另起炉灶,成为“老东家”的竞争对手,损坏企业的正当权益。

广州市某气模制品有限公司(权利人)的前员工彭某某、冯某某与公司签订了员工保密协议。彭某某在离职后成立主营业务与权利人一致的体育休闲运动公司。冯某某离职前从权利人保密系统中发送了来自数十个国家的1000多个客户信息资料至新公司,随后到新公司任职,该新公司使用老东家客户信息进行气模制品交易,造成了权利人经济损失。

案例三、离职带走机密,卖同款产品抢占市场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发展,商业秘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但员工跳槽导致的商业秘密外泄成为了主要风险点。

赵某、蒋某在职期间便以委托他人代持股份形式注册成立同业竞争公司,并在离职后实际管理运营。两人离职时非法带走原公司3D打印技术秘密资料并生产同款产品,执法人员在赵某、蒋某公司检查发现了这批技术文件,法院鉴定确认了两人的侵犯权利人商业秘密行为,责令当事人停止侵权,并没收所得以及罚款60万元。

案例四、员工私自下载商业秘密被诉侵害技术秘密

孙某某曾在上海某公司担任服务工程师、服务主任等职务,劳动合同约定了孙某某应当承担的具体保密义务。该公司发现孙某某从公司系统中大量下载含有商业秘密的图纸并转存至私人存储设备,认为孙某某的行为使公司的商业秘密处于随时可能被外泄的危险境地,故起诉孙某某索赔。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经审理认为,孙某某的行为使得涉案商业秘密失去控制,面临随时被披露和使用的风险,故判孙某某交出涉案商业秘密并赔偿维权费用30万元。

案例五、总监收受财物,擅自对外披露项目投标商业信息

一些不法个人和企业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他人的商业秘密,侵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严重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徐某(当事人)担任上海某置业有限公司(权利人)成本总监职,对该公司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2020年至2022年期间,徐某收受财物,违反保密义务擅自向三家投标单位披露权利人项目招投标的标书标底价格、工程清单、价格清单以及相关图纸等商业信息,共涉及上海某置业有限公司的7项商业秘密,给权利人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从此次公布的一系列商业秘密侵权案例可以看到,企业内部的信息泄露风险正在不断增多,内部员工的保密意识缺乏,随意侵占商业秘密,成为商业秘密泄露的重要风险点。虽然相关部门在严厉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但是仍然有人铤而走险,而企业则要面临取证困难,付出高昂维权成本也难以挽回损失的困境。

防患于未然,此次有关部门也同时发布了一则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自查表,帮助企业梳理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建设现状,提醒企业需要做好机密保护措施。

商业秘密保护自查表,是否完善并有效执行保密措施?

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自查表:

本自查表用于帮助企业梳理和评估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建设现状,请根据实际情况在每项后打勾。

官方公布侵犯商业秘密典型案例,该如何自查并保护机密安全?

是否建立商业秘密识别与登记清单、是否签保密协议、是否对信息划分“普通/涉密/核心”等级……自查表列举的自查项目可以帮助企业清晰了解信息保护状态,检查保密措施是否到位,如对商业秘密分级分类管理,对员工的查阅、复制、打印、传输、下载等行为进行授权,结合技术措施保护机密安全。

IP-guard作为终端安全管理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始终致力于为企业用户提供全面、有效的机密保护服务。目前IP-guard的系列产品(文档加密、敏感内容识别、终端行为管控和审计、安全桌面、水印及文档追溯、视觉感知、终端文档备份等),可以帮助企业快速识别、分类和保护机密文档流转,并对终端的泄密风险进行防控,构建满足企业保密需求以及符合政策法规要求的信息防泄露体系。

现在IP-guard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在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电子、通讯、金融、政府等众多行业的企业中应用,在企业的数据保护建设中提供技术服务,让企业可以更好的落实机密保护,确保业务和创新技术得到妥善保护。未来IP-guard也会不断完善产品和解决方案,为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更多助力。